新兴技术介入传统产业改变产业结构是历史发展必然。例如互联网流媒体对影视产业的颠覆;打车软件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冲击;互联网电商对传统商业与零售的变革。同样的,制造业受新兴技术的影响也在逐渐优化其模式。
医药行业与传统制造业虽然同根同源,但是在发展速度上不像传统制造业如此激进,相对保守。药品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特殊的商业化产品。事关用药者生命安全,是国家乃至世界关注的重点事件。国际和国内有诸多法律法规对药品相关事项进行了规定。行业内的革新需有充足的科学依据证明,且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佐证。所以产品质量还是业内很多公司最重视的一环。
医药行业从前端开发到销售上市经历三步走,研发、生产、销售。看似简单,但是这其中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
那是否有新兴技术已经在药品行业逐步实践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总会有人爱吃螃蟹。
近年来,CD47靶点在国内外竞争异常激烈,成为PD-1/L1后热度上升最快的免疫检查点之一,与PD-1/L1作用于T细胞不同,CD47主要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来帮助肿瘤细胞逃逸。
目前已有多家企业竞相涌入CD47赛道,靶点同质化问题凸显,寻求差异化的必要性日益迫切。随着大大小小的制药商们对CD47的狂热渐渐消退,在评估了当下“竞争格局”后,有人选择坚守,有人选择退出。
近日,两家国内明星药企公开宣布退出这一领域的后期研发推进。
长期以来,尽管一直被认为是“不可成药”,但随着特异性结合KRAS-G12C突变蛋白药物的开发,直接抑制致癌RAS最近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DPP-4和SGLT-2作为糖尿病口服药最热门的两个靶点,分别由默沙东的西格列汀(商品名为:Januvia/捷诺维)和勃林格殷格翰的恩格列净(商品名为:Jardiance/欧唐静)独占鳌头,两款产品在2021年分别为两家公司带来了33.24亿美元和61.4亿美元收入,远超同类竞争者。
近日,美国癌症协会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在顶级医学期刊CA上发表了2022年美国肿瘤患者的发病和生存情况,对各种癌种的分期、治疗方式和长期生存数据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对我们理解和洞悉目前肿瘤治疗疗效水平及患者生存有重要参考意义。与此同时,小编也搜集了中国肿瘤患者的相关生存数据,以资对比。